必威 / 学生天地
学生天地

以社团为载体、项目为驱动、以竞赛为抓手, 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目标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集中体现,是使学生能胜任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必威以培养信息技术和智能工程人才为目标,立足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千人千面”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创新能力培养”三个目标开展第二课堂和学科竞赛,形成以专业社团为载体、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以“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为目标的特色发展之路,打造专业社团,为学生社团提供实验场地和硬件设备,与企业导师联合,加强教师对学生竞赛的赛前辅导与培训,通过学科竞赛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真正提升。学生在参加比赛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改变自身传统的学习方式,探索适合自身的一套学习计划和实践方法,在竞赛过程中锤炼心智,磨炼意志,提高专业能力,真正达到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胜任高价值岗位的目标。         二、措施         1、狠抓专业社团建设,使课余时间为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服务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具备组织灵活性、资源广泛性、内容趣味性、知识实践性的优势,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学院目前成立有“天涯极客”、“牧码南山”等院级专业社团和“IT嘉年华”校级品牌专业社团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团活动,克服课堂教学局限性,打破课堂教学强调知识传授、学生实践能力锻炼不足的弊端。在开展社团活动的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和深入交流自然孕育出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社团活动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持续开展,为学科竞赛和专业比赛源源不断输送优秀竞赛团队与学生。         2、建立以学科竞赛获奖成果为导向,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动力         通过大创项目获批、学科竞赛获奖、论文发表、发明软著等成果体现,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方向和动力。以国家技能竞赛等竞赛模式代替传统理论知识教学模式,改善学生能力结构,学生在竞赛准备过程中充分进行具体实践演练,践行并检验课堂上的仿真学习结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科竞赛的严谨性、专业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学科竞赛做到“硬件有作品、软件有内容”,通过知识创造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业热情。         3、贯彻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突破专业限制,为学生搭建跨学科发展平台         社团活动和创新创业项目团队能够突破专业限制,可以吸纳有相同志趣的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色,依托学院专业实验室,为学生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搭建跨学科交流发展平台,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成为可能。以强化实践能力锻炼和创新创业精神引领团队发展,采用社团干部制、学长制、指导教师负责制,加强行业合作,积极引进企业导师,建立结构合理的项目团队,以教师科研项目成果,反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和社团建设。         4、加强制度建设,通过社团活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社团的主要成员是学生,在社团组织建设和实践项目开展中,学生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得到锻炼。依靠社团管理制度形成约束,使社团成员自觉自我约束,实现自我教育,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更能积极投入到由社团优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中。学生在共同的社团目标、项目目标下,不进则退的淘汰机制中,养成不懈努力奋斗的工作作风,对专业学科的发展具备更强的责任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创新创业提升。         5、通过社团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普展、“三下乡”、中小学创客等社会服务         通过社团活动和科技学分奖励,支持有能力的学生参加海南省及三亚市的科普活动,如全国科普周、航天科普日、三亚科普行等多种科普服务。选拔社团优秀成员,组建少儿编码教育团队,带领学生进入三亚市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服务。鼓励社团学生作为志愿者利用暑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其中学院 “三下乡”智能科普活动获得省级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奖。         三、保障         1、成立社团领导团队,依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反馈进行社团建设目标研究。采取校友调查、师生问卷调查、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社团建设目标。以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跨界融合能力、工匠精神的应用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将社团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并从反馈信息中不断修正凝练。         2、制定专业社团管理制度,建设具备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保障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成立专业社团联合会,负责各专业社团的日常监督管理,组织纳新、社团管理机构换届与日常督导,社团管理干部培养等工作,保证了社团活动的可持续开展。培养专业社团骨干成员,逐渐形成以老带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3、通过社团活动空间与实验室建设,构建专业社团实验实践平台,为专业社团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空间,配置高性能计算设备和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动空间,为社团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学生购买电子模块和硬件设备进行创客开发。         4、以社团为载体,推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将专业社团发展与高校学科技能竞赛结合,与创新创业项目结合,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产学研协同,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企业软件项目或者产品研发项目,鼓励有科研项目的老师吸收优秀本科学子进入科研团队,给予学生锻炼和试错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能力与勇于开拓的精神,让学生在历练中得到成长。         四、成果         1.学科竞赛层次不断提升,国家级比赛奖励数量明显增多         2023年秋学期,我院学子共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第四届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3语言与智能技术竞赛、2023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海南赛区、2023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海南省赛、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省赛、2023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23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十项赛事。参与学生489人,获奖学生102人,其中国赛一等奖6人、二等奖26人、三等奖34人、省赛一等奖3人、省赛二等奖14人、省赛三等奖19人。赛事类别和获奖层次如下表所示。         表1 学科竞赛类别与获奖情况 比赛名称 赛事级别 获奖等级 获奖人数 获奖时间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性 三等奖2队等 6人 2023年7月 第四届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性 三等奖2个 2人 2023年8月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国家级 三等奖1队2人 2人 2023年11月 2023语言与智能技术竞赛 全国性 三等奖4队4人 4人 2023年9月 2023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海南赛区 全省性 二等奖1队 5人 2023年7月 2023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海南省赛 全省性 二等奖1队 1人 2023年9月 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 全国性 三等奖2队5人 5人 2023年8月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省赛 省级 铜奖1人、银奖3人 4人 2023年8月 2023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省性 一等奖1队3人、二等奖2队5人、三等奖7队15人 23人 2023年10月 2023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 全国性 一等奖2队6人、二等奖8队26人、三等奖3队15人 47人 2023年12月 近三年来,我院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情况比较如下图所示。         2.连续七年举办学院特色的IT嘉年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活动         IT嘉年华是必威具有学院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平台,经历了前四届的成功举办,IT嘉年华的举办已经成为必威传统。         3.基于社团开展社会服务丰富多彩,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联合三亚市科协正式开启“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         为三亚市第五小学提供少儿编程创客服务         暑期三下乡之科普实践团队走进落笔村         连续五年参加三亚市科技活动月活动         4.学生科技成果成绩斐然,本科生就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并发表学术论文         必威学子软件2102班高晓阳参与斯坦福大学博士科研项目,该论文荣获ICCV2023年最佳论文         5.毕业学生工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适应力强,高价值岗位逐年增多         2022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柴晨凯、2023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陆余凯同学被清华大学录用。         2022级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熊纯被上海网易公司录用,现在已经成为该公司技术骨干。         2023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杜敏被深圳大疆无人机公司录用。

数学精英璀璨夺目-——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荣耀归属

        在探索数学奥秘的征途上,一群充满激情与智慧的年轻学子,凭借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挑战的勇气,他们参加了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这场竞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数学精英,他们用才华和努力书写着青春的华章。这次竞赛我们必威的何锦怡同学拔得头筹。然此有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好,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知道自己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那一刻的心情和感受吗?         何锦怡:肯定是很开心也很激动,考完试感觉还不错,当然第一次竞赛拿了省一是意料之外的。数学竞赛中学到的复杂的题目、清奇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出来的严谨的思维,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我做事的积极性。         记者:这次竞赛过程中的受到的重大挑战是什么?备战和比赛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何锦怡:这是我第一次参加CMC,所以缺乏经验,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导师指导,全程都是一个人,遇到不会的题解不出来会很煎熬。比如,学习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以及高阶多项莱布尼茨的时候,关于泰勒展开到第几项,会经常出错。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做题一个多小时都没写出来,去网上查询也看不懂解析,后来突然发现是个很简单的知识点没记清。         记者:您对下一次参加本次竞赛的选手们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说有什么鼓励的话想对他们说吗?         何锦怡:我觉得竞赛最大的考验是临时发挥吧,当然日积月累也很重要,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真正的学到知识,希望下一次竞赛学弟学妹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随着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的荣誉揭晓,我们向何锦怡这类在数学海洋中乘风破浪的同学以最热烈的祝贺。在此,我们期待他以此次获奖为新的起点,继续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勇攀高峰。

追寻数学奥妙,不负热血青春——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获得者张哲专访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作为一项面向本科生的全国性高水平学科竞赛,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数学基本功和数学思维的舞台,为发现和选拔优秀数学人才并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数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调研素材。由中国数学会承办,也是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在大学里的良好接力。目前该项赛事已举办了十五届,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必威的张哲同学获得了三等奖,接下来让我们来听听关于他获奖的采访吧。         记者: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知道自己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那一刻的心情和感受吗?         张哲:得知自己获得数学竞赛三等奖还是有点激动的,因为赛前并没怎么准备,觉得挺幸运的。         记者:在这次竞赛过程中受到的重大挑战是什么?         张哲:最大的挑战是赛前没怎么准备就要去参赛了,比赛期间的沉着与冷静也是非常考验人的。         记者:备战和比赛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张哲:令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赛前买了个数学竞赛指导书,直到赛前就翻了两页,然后就去比赛了,比赛期间心挺慌的,看到别人写的都比我多。         记者:您对下一次参加本次竞赛的选手们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说有什么鼓励的话想对他们说吗?         张哲:数学竞赛是一个考验数学思想和数理逻辑能力的比赛,都是在基础能力上的升华与拔高。这次获奖并不代表我有多么扎实的数理基础,只是对我面对机遇和挑战能够迎难而上的一种鼓励。希望各位都能静下心来,做正确且困难且有意义的事情,也希望我院的明天更加辉煌!         本次采访圆满结束,非常感谢张哲学长接受本次采访。正如诗中所说,“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相信这次竞赛不仅是张哲学长胜利的起点,更是我们信智学子百花齐放的起点。希望同学们向张哲学长学习,汲取经验、抓住机会、奋起直追,也能抵达胜利的彼端!

毕业去哪儿|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所谓青春,就应该是不管不顾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奋力一搏的时候,在那个最好的年纪,努力的少年原来真的是会发光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必威2024届毕业发光的学子吧。         郑成宇         大数据2002         毕业去向: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毕业感言:亲爱的我院的同学们和老师们: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即将迎来毕业的时刻。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我不禁回首往事,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在这里,我要感谢我院给予我的宝贵学习机会。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不仅在课堂上汲取了知识的营养,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无论是参加社团活动、组织文化节还是参与实践项目,这些经历让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自信、勇敢和坚韧的人。感谢我的老师们,你们不仅传授我们专业知识,更是我们人生的导师。你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让我倍感温暖。感谢我的同学们。是你们陪伴我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了青春的风雨。你们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你们的陪伴,我将无法度过这段难忘的大学时光。         在即将离开校园的时刻,我心中既充满着期待,又带着不舍。我院给予了我很多,它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页。未来,我们将各奔东西,展开人生的新篇章。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铭记我院的教诲,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同时,用我们的才智和能力回报社会,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湛茗          软件2001         毕业去向:宁波市威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毕业感言:在这段丰富而难忘的大学时光里,我收获了无尽的知识和成长。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学术平台,让我能够深入学习自己热爱的专业,并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感激每一位辛勤教导的老师,是您们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身。同时,感谢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是你们的支持让我能够坚持追求梦想。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让我们怀揣着毕业的喜悦,迎接新的人生旅程。无论身在处,我们永远是这片校园的一份子,永远怀念这段美好的时光。感谢一切,母校,再见!         人生的旅途很漫长,用力活着,才有分量;,才能抵达。飞奔的少年最动人心,奔跑的时候像穿过了光阴。愿你我青春灿烂,愿你我前途光明。

毕业去哪儿|热血不止,梦想启航

        在这个时间段,大学校园里弥漫着一股深深的感动和激动。毕业季的脚步越来越近,学生们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做准备。他们中的一些人将要离开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校园,把青春留在这里,向未来出发。         王宇涛         软件工程(区块链)2001         毕业去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分行         主要荣誉:优秀共青团员 抗疫先锋 优秀志愿者项目         毕业感言:在我院我院的四年时光中我收获了学业与友谊,遇到了优秀的同学与老师。感谢他们陪伴我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们一起经历了无数难忘的时刻,共同度过了青春岁月。感谢他们给予我支持,让我在这段旅程中充满力量和勇气。即将离开校园,我们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让我们珍惜过去的点滴回忆,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愿我们都能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后,祝福我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一起加油!         郑淳洋         软件工程(区块链)2001         毕业去向: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主要荣誉: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立项、学业优秀奖学金三等奖、优秀班级干部、校团委工作优秀个人。         毕业感言:在必威学习的四年时间里,我遇到了很多优秀亲切的老师,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我遇到困难和麻烦时,是他们的悉心教导、热心帮助,让我可以临危不惧,冷静的解决问题。四年的生活如白驹过隙,现在的我俨然比当初多了几分成熟,也希望将来踏上社会的我,面对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可以更独立更冷静。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我将继续奋斗,勇于超越自我,积极探索并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再次对母校和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让我在此成长、学习和取得成就!         无论前方的路途如何,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希望你们能够以自己所爱、所喜欢的事业为己任,用自己的双手谱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毕业去哪儿之创业篇|龙行龘龘,鹏程万里

        四年光阴,你们曾在书海中遨游,汲取无尽的智慧;在实践中锻炼,收获成长和成熟;在挫折中前行,磨练了意志与韧性。时光荏苒,莘莘学子们成长的希望之树结出累累硕果。昔日书海共度时,今朝分别各东西。告别熟悉的校园,踏上新的旅程,让我们看看学长学姐怎么说。         金东旭         大数据2001         创办公司:海南于你相伴传媒旅居有限公司         毕业感言:四年的光阴,既不多,也不少。同学们都彼此希望时间能够停止,不再向前流动。然而时间依旧那么不紧不慢的再走,依旧如流水一般地从我们指缝间流去,当我们发觉想要去抓住它时,它已经消隐无踪。毕业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昭示着我们将带着曾经所学,踏入社会面对新的未知与挑战。愿我们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力争上游,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黄维杰         大数据2002         创办公司:杭州哈林士科技有限公司         毕业感言:感谢我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竞争与活力的学习环境。也感谢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照亮了我们求知的道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将带着这份感激之情,勇敢地迈向新的人生阶段,追求更高的目标前进。在这段宝贵的青春岁月里,是曾经的努力拼搏,才有如今追忆的不负时光。         年年有雾,雾吹年年,叁叁即散散,散散亦人生,前路漫漫亦灿灿。亦如开满了桃花的路上,云蒸霞蔚,前程似锦,使人难以驻步,不由的前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你们也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我们江湖再见。